找到相关内容639篇,用时2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生活禅手册

    即便是出家人也不易具备那种条件。以这种修法为主导,只能使佛法脱离民众,传播范围越来越小,大家都不信,谁肯供养少数几个出家人修行?佛教在印度本土绝迹,大概主要是应归咎于所弘的法脱离民众生活。禅宗在元代...生活禅手册   作者:净 慧  在生活中修行  经常有信徒向我提问:我们应该怎样把学、修行落在实处?我说:应该把学、修行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落实修行。  学的目的就是因为我们...

    净 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93761939.html
  • 高丽时代的佛教

    国王所传承。直到最后的国王恭让王为止,高丽没有一个国王是不信、不设法会、道场、设斋、饭僧等佛事的。  王室如此笃实的信之心,使很多王子出家。以太祖的第五王子证通为首,出家的王子有:文宗的四王子煦(...禅法未能救济人心。统一后三国天下的高丽照样把相承至今的佛教,当作创建国家的大道、广济国民的大教来信奉。但是,自太祖以来,镇护国家、裨补山川(地德)的信思想占有很大比重。它与地理图谶说的俗信一起,形成了...

    金煐泰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3662072.html
  • 佛教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因此,守五戒具有止恶行善的积极意义。  人可以不信,但不能不信因果,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一个人没有因果观念,为非作歹还以为没人看到,其实,就如俗语所说:“举头三尺有神明...问题;如果自己做的好,人家自然会感受到你好。  《遗教经》说:“惭耻之服,无上庄严。”一个人要有惭愧心、羞耻心,经常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不够慈悲、不够容忍,才能增进道德。  世间上最可怕的是...

    星云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4762508.html
  • 佛教对“修行问题”的看法

    可以来唱梵呗、听音乐。乃至你不信也没有关系,你可以行佛,替佛教动员社会大众一起来行佛做善事。  所以,现在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就是依大家的根机需要而设,是多元化、多功能,随你适合哪一种法门,就顺应你;...可以什么都不信,但不能不信因果;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慈悲。所以,信了佛教以后,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扩大,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升华,可以让我们懂得广结善缘、慈悲友爱。学修行,皈依三宝,成为正信的佛教徒,...

    星云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5362513.html
  • 进庙拜菩萨 应作如是观

    ,户户观世音”的风气,不管信不信,都知道阿弥陀佛名号。佛门里各宗派修学的经典与方法固然各不相同,也不必求同,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各宗派早晚课诵的内容却不约而同的一致,早课以楞严咒、十小咒,称念...教育意义,这是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的苦心孤诣、匠心独运,也是他们“但愿众生得离苦”大慈悲心的具体落实。所以我们要正确并且善巧地认识佛法当中的种种设施,以避免信是迷信的讥嫌。即便不是学的人,也应当善意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25962629.html
  • 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西亚的古代交通——兼论西藏西部在佛教传入吐蕃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佛教的护法神“四天王天”之一,尤其是在佛教密宗中十分流行。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唐西域记》中,还记载了一个有关佛教传入于阗的传说,明确地讲于阗原不信,后有一来自迦湿弥罗的“毗卢折那阿罗汉”向于阗国王...

    霍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43964242.html
  • 佛教的中国化与士大夫心理(2)

    “会夫儒者之说”,“拟儒《孝经》发明佛意”,即按照儒家经典来阐发佛教教义。他斥责“后世之学佛者,不能尽《孝经》而校正之,乃有束教者,不信之微旨在乎言外”。在《辅教篇》的《原教》章中,契嵩进一步鼓吹忠...最后,他终于急流勇退,如愿以尝,退归颍州,过起闲适的居士生活。“谁知颍水闲居士,十顷西湖一钓竿。”(《寄韩子华》)这位曾经力主排的儒士,终于投向禅僧门下,取名“六一”居士。《佛祖传统记》卷四十五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2564427.html
  • 读汤用彤先生的中国佛教史学术论著

    所决定的。例如,书中所讲到的唐太宗对佛教的态度,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太宗本来并不信,甚至对佛教有所贬抑,如贞观二年说:“朕今所奉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又贞观二十年太宗手诏说;“至于佛教非意...于世界的龙门与云冈石窟,即是在北朝大规模开凿的,其规模之宏大皆为世所罕见。由此北朝朝贵的信之热烈则亦可想见。  陈隋之际,南北社会趋向统一,因此南北佛教思想亦日趋要求统一。慧思智颉首创的天台宗,主张...

    许抗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30864681.html
  •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2)

    起义,光用镇压是不行的,于是特别注意加强思想意识方面的统治。唐代对儒、释、道三教都很重视。遇到国家重要的庆典、节日,经常诏三教讲论于殿庭,也经常利用、道在街道上作通俗讲演。唐太宗尽管自己不信,“...麻醉尚未觉醒的人民群众这一方面,他们没有指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在阶级社会里每一时代的宗教在实际上都是为它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尽管“平等地”站在“”(或“...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0664791.html
  •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5)

    消灭的,人死了,只要他今生信,来生可以托生在富贵人家,可以享福;如果不信,死后要入地狱,或者变猫、变狗,不再成为人。范缜《神灭论》所说的“神”,就是指的当时社会上那些宗教迷信家所说的灵魂;当时那些...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盼之。其守一如此。”  《四十二章经》也说:  “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不再矣。使人愚蔽者,  爱与欲也。”  “天神献玉女于,欲以试佛意,观佛道。佛言,  革囊...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0964794.html